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舒畅和经济学家曲天石表示,中美贸易谈判的积极信号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单向升值。根据彭博的指标显示,当前市场指标表明升值压力浮现,但人民币实际需求指标仍然表现小幅贬值压力,这表明近期波动空间收窄。得益于贸易战尾部风险的担忧缓解,10月迄今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.2%。彭博经济研究的日指标显示,在最近几个交易日,离岸人民币经常强于在岸人民币。而期权市场上,三个月风险逆转率表明,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看涨期权对于看跌期权价格持续走低,表明看跌人民币的情绪减弱。月度指标中,远期合约累积的人民币头寸保持少量净多头。但当月企业仍是美元的净买入方。同时企业结汇率从8月的72.6%下降至64.5%,表明企业仍不太想将美元收入兑换为人民币。据悉,中美贸易谈判正努力达成“第一阶段”协议,尽管细节尚未确定,但双方达成共识的意愿意味着贸易失控的尾部风险降低。此外,英国硬脱欧的可能性也正在逐渐降低。同时在全球降息潮背景下,中国央行宽松步伐放缓也有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。不过这些因素已经反映在了最近几周的人民币上涨过程中。因此贸易谈判缺乏具体进展的情况下,人民币不会获得进一步的拉升。此外,中国第三季度GDP成长放缓至30年来最低水平,预计经济将进一步失去动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鉴于中国已承诺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,未来中国将增加对美元的需求。